English

《正方与反方:辩论者手册》访谈录

2000-11-15 来源: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惠心 采访整理 我有话说

黄集伟(博库图书网站总编辑):

这本书书首先提供了一种多向思维的起点,在“一元化”之后,近年来“多元化”的呼声越来越高,但价值多元往往是价值真空的遮羞布。《正方与反方》是一本严肃的书,展示给人们的是如何从正方与反方或多角度地分析问题。

正方与反方已经成为大众文化一种恶俗的东西,恶俗之处在于有些问题不构成正方与反方,大专辩论会竟然由抽签决定正方与反方,带有明显的作秀成分,这是把辩论世俗化、时尚化的结果。这本书采取正方与反方的形式,有好处也有坏处,好处在于这样分析问题趋于理性,坏处在于会不会给人一种错觉,也把他们当成一种恶俗的东西。

野夫(图书策划人):

辩题的设置是国际化、泛人类的,超阶级、超民族、超国度的,我们都比较喜欢。现在社会都朝地球村发展了,网络社会了,应该讨论共同的话题,我们的孩子也应该加入到这样的共同的话题上来,这本书恰好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。

我国如果要继续组织辩论,这本书对学习者,甚至设计者和举办者都是有好处的。话题的设置不要总是中国的交通、中国的人口等等,我们应该讨论国际化的话题。为什么在中国不能讨论有色人种和无色人种的差别的话题,虽然我们不存在这个问题,可以作为一种观点展开来辩论嘛。

辩论是民主的推进器,这很明显。古希腊,苏格拉底等人的辩论,就是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,不只是中国古代“白马黑马”式的诡辩,而是表现为一种制度。辩论作为一种民主制度,在我国的传统里并不缺乏,春秋战国时代,百家争鸣,辩风盛行,儒、道、墨、法等家为阐发各自观点进行精彩的辩论,《论语》中就有不少辩论的句子,反而是在我们的时代,辩论的风气大大缺少了。

徐友渔(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):

这本书我翻了几分钟。我当了几次大专辩论会的评委,老实说,我对这种辩论形式持一种批评的意见。抽签出一种观点,分出辩论双方,各说各有理,是种诡辩,不是真正对社会的一种关注。国内的辩论是:首先,抽到正方,为之辩,反之,也为之辩。对事情的独立的判断就没有了。其次,队员没有真正辩论过,针锋相对的情况几乎没有,都是预先排演好的,与其叫辩论,不如叫讲演。中国的学生太不善于辩论了。一拿到《正方与反方》,感觉又是双方对立的观点,没有吸引我进一步去看。

阎步克(北大教授):

我觉得国内的辩论会越来越模式化、程序化,前些年的辩论会我是看的,这几年很少看了,所有选手的语调、表达、论断、神态都差不多,缺少魅力,没什么可看的,有点死板,像演讲,辩论员一个接一个讲,很难形成交锋,像是例行公事地完成一次演出。这本书的辩论风格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借鉴。

三石(书评人兼图书策划人):

我们的辩论,无论是中央电视台举办的,还是一些地方上的辩论会,都已经形成了固定模式,给人一种作秀的感觉。

看上去虽然很激烈,但达到的往往是尖刻而不是尖锐。仲裁方也常常表现出无可奈何。

《正方与反方》是一个新的读本,其中的每一个话题,无论从正方还是从反方说,说的都是自己的观点,仲裁设计的也比较巧,比如“福利彩券”这一章,仲裁给你几种可以参照的结论,这样就给真正想辩论的人一种空间。我们的习惯往往是一定要有结论,但很多问题就我们目前的阶段还不一定能产生结论,一味这样要求就未免片面和刻薄。这本书是一个告诉人们如何科学地认识问题的读本。

方鸣(人民日报出版社副社长):

它提供了一种双向思维的思考方式,比单向思维更开阔。新世纪需要有更大的思维空间,我们或许可以从中思考:人类的思维领域到底有多宽广。

这本书中的辩论与电视中我国的辩论不大一样,它的论题范围更大;从层次上来讲,电视中的辩论更重技巧,重语言和表达,而本书中的辩论带有明显的学术化气息,更有思想的深度。有了思想,语言自然锐不可当。

康笑宇(本书封面设计):

其实原版的封面很纯、很好,虽然很简单,只有几个英文字母,却是非常大气,我很喜欢,但肯定不适合中国的阅读习惯和市场。设计的时候没想很多,是带着一种很纯净的心情去做的。大体分两种色,比较含混的色,有对比,但不是尖锐的对立,含混的结果是双方最后的妥协与融合。粉红,应该说偏玫瑰红,其实是很危险的色,用不好容易飘,融进了别的色彩使之不太单,效果好像好一点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